查看原文
其他

教育整顿·寻访检察世家|三代人的检察时光

温州检察 2021-04-28

第1200期


开栏语

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也是人民检察制度设立90周年。百年党的征程波澜壮阔,九十载检察事业风雨兼程。历数过往,初心昭昭。一代代检察人赓续接力,传承红色基因,坚守客观公正,用履职担当谱写了许多动人诗篇。在时间的长河里,我们捕捉温州检察人所经历的闪亮瞬间,以“讲述党史检史、永葆奋斗精神”“时代新人说党史检史激励我成长”等活动形式渐次展开。其间,一些检察世家独有的年代记忆和家族故事值得我们好好回味。因此,我们决定开设“寻访检察世家——那些检察人的年代故事”专栏,分享他们的检察故事。



作者/瓯海区检察院 徐祎

三代人的检察时光




我有一个舅公。退休前,他是一名人民检察官。





小时候,他经常会来家里坐坐。高高的身材,说话很随和。除了家常里短,他和父亲聊的最多就是一些检察工作相关的法律实务。当时的我对什么是检察工作还是“一脸懵”,但看到他们聊得很是起劲,懵懂的我坐一边竟也一直听下去了。或许,对检察的情愫,也正是在那一刻渐渐滋养。



等上了小学,对一些事物也慢慢有了概念。看到父亲总是穿着一身制服,军绿色的西装上还别着红肩章,感觉特别英武。每每和同学提起,“我的父亲是检察官”,他们都会抱来羡慕的目光。虚荣心、自豪感,那一股子的劲头能让自己开心一整天。


久而久之,我迷上了这一身的检察制服。


继续说说我的父亲。他工作在温州市检察院,是一名工作在“幕后”的后勤保障人员。虽然不在刑事检察等办案一线,但他也“醉心”做好每一个后勤事务。


我们知道,后勤工作纷繁复杂、千头万绪,大到大楼建造、财务管理,小至一支笔、一个信封的使用,这些都要妥善安排,井井有条。父亲常说,“后勤部门是检察机关的‘基石’。我们做好了,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、工作效率都能得到提高,检察工作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。”


徐祎父亲


父亲如是说,也如是做。印象最深的就是市检察院办公大楼的搬迁。从最早的县前头院址,到学院路的办公地点,再到现在的新大楼,每一次的搬迁,倾注的都是父亲和他们后勤部门的用心。检察工作在不断发展,人员有充实,设备也在更新,而这些都需要像父亲他们这样的后勤保障人员精心安排。经常地,父亲要去单位加班。而粘人的我,总是让他带上自己。就这样,和市院的一些叔叔阿姨也渐渐熟悉了起来,对检察工作的认知也更加全面了。


时间悄悄流逝。父亲却始终如一,坚守着自己工作岗位。而我,在熏陶中慢慢长大了。



2013年,我如愿考入瓯海区检察院。在即将迈入检察大门时,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,“检察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。孩子,好好干。”短短地一句话,我知道父亲话里蕴含的是一份希冀,也是一种期待。而舅公呢,看到我进入检察队伍,也是由衷地高兴。时不时地,他就经常来询问下我的工作近况。不同年代的检察故事,聊来,焕发的是同一种朴素的情怀,亲切,有味道。


有时候,静下心来想想,他们给我最好的“礼物”是什么呢?我想,应该是检察精神——热爱、担当、守责的奉献精神,让我不畏前路、不惑去路。


正是在检察精神的感召下,从业务部门转岗综合部门,但我对自我的要求始终不曾放松。虽然现在身边没有案卷成堆,也没有像公诉人一样站在法庭上,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于法,但我们同样在为我们热爱的检察事业添砖加瓦,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。就像我们父女时常在一起说的,“现在的我们是在另一个维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。”



赓续传承,正是一代一代检察人的接力,推动着检察事业向前进。我们展望未来,也不能忘记过往。舅公他们这些老一辈的检察人,始终值得我们铭记。


现在,慈祥的舅公他带给我们的检察精神不熄。也谨以此文,献给我的舅公!


排版:温州新闻网

■ 教育整顿·红色朗读者丨陈文雅:强化法治意识,带头尊崇法治、敬畏法律

■ “全力打造数字赋能法律监督温州模式”——程曙明在“十七检”会议上作主题交流发言

■ 教育整顿·学习教育|《检察日报》报道温州检察创新“五学”模式

■ 教育整顿·传帮带丨实战实用实效!先进人物传帮带,青年干警深受益

■ 教育整顿·红色朗读者丨周雯雯:只有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,才能听到群众的真实呼声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